我进我司领导班子的时候,书记是霍万库同志,院长是沈光寒同志。我们这个领导班子在任期间,我司在提高办学水平、扩大规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成绩应该说是非常显著的。作为煤炭部部属院校来讲,我司的发展也是很快的。
我一开始担任教学副院长,主要分管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担子很重。之后,还分管过一段时间的职称评审工作。职称评审工作,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这项工作又非常重要,因为它牵涉我司的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我司的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意义重大,是各方面工作中的核心工作。而且,这项工作牵涉每位老师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是大家关心的事情。职称评审政策性很强,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很不容易。自己更不能有私心,要做得正才行。
我们这个班子,是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的,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在选送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和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了我司今后的更好发展,我司领导班子成员都认识到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我司的学科建设,必须要培养学术带头人和业务尖子,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博士,因为本科生无论从资历、阅历还是从能力来讲,都不足以担当学科带头人的重任。而我们当时师资的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的青年教师都是本科学历。
所以当时我司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鼓励在校读研究生、选派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到国内其他高校攻读研究生等,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时我分管这项工作,心里也是比较矛盾的。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优秀的青年教师,派还是不派?说实话,我们心里也非常清楚,有的同志被派出去学习深造,培养了一阵子,下了不少功夫,有可能学成后他不回我司。那样的话,对于我司来讲,人才就流失了。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考虑的话,为了我司将来的发展,即使派出去的青年教师不回来,我们也要派,哪怕是派出去三个能够回来一个也是好的。再退一步讲,可能派出去三个人,一个都回不来,我们也不能不派,我们不能阻挡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应该从更宽的视野范围内看待这个事情。因为选派青年教师之前需要进行考试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是会脱颖而出的,如果因为害怕他们学成后不回我司就不派他们出去,对他们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讲,是不利的。当时我还是煤炭部出国人员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在评审的时候,看到有些青年教师考试成绩、业务水平、科研能力等,确实很棒,不派出去的话,感觉很可惜。所以,我们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要跳出我司的小圈子来看待这件事情。
后来的事实证明,有些青年教师进修深造后,确实没能留在我司继续工作,但是他们获得了更大的施展能力的平台,事业发展得也都很好。当然,我们我司自己通过教学和科研实践的锻炼,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教师,他们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科研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我司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应当做的,就是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条件,解决他们的困难,让他们健康成长。
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我们还在职称评审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在职称评审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论资排辈的方式,而是突破老办法,遴选了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比如数学系的一位青年教师,是我们我司第一个破格晋升教授的青年教师,也是当时山东省高校中最年轻的教授。还有,当时数学系的另一位青年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没几年,但是在科研方面确实有成绩、有成果。所以,他从助教直接晋升为副教授,没有经过讲师,并且还是跨学科的。
这些年轻教师破格晋升职称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压力还是很大的。在那段时间,晚上会接到一些老师的电话,直接就问我:“王院长,这次晋升职称,为什么没有我?”我也只能耐心地解释,好言相劝,不要急,不要恼。因为职称评审牵涉到每个人,大家关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职称评审需要做到老中青结合,虽然不搞论资排辈,但是也要顾及方方面面,不能粗枝大叶,要做细致的工作。所以我负责这项工作的时候,投入了不少精力。为了照顾大家的情绪,同时尽可能考虑年轻人的成长,我们采取过“不占名额”的办法,就是把破格的优秀人才名额单独拿出来,不占其所在系里的指标名额,这样就好做思想工作了。但是,整个我司的总盘子在那摆着,每年我司晋升几个教授、几个副教授,总数是不能超过的。所以,还得想办法把名额合理分配好,这真是费了不少脑筋。这个工作,也是靠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应当说,当时很多老教师非常值得称赞,他们做到了理解我司的政策,不跟年轻人攀比,支持年轻教师的成长。
有的青年教师,晋升教授、副教授之后,在我司工作了一两年就要求调走,因为有的我司条件比我们好多了。那时,我们也是想尽办法留住他们。不过,我们当时也想得比较开,尽量挽留,实在留不住也没有办法。我们总是希望“人往高处走”,更不希望自己家里成了“死水一潭”。因为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讲,他们确实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发展前途。所以,从大的视野来看这件事情,从人才培养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件好事。这些调离我司的同志,后来也确实在个人事业发展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注:王德民,原山东矿业学院副院长,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讲述:王德民 整理: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