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集团学者/故事正文

李白英:崛起于泰山脚下的特采所

发布时间:2018-10-25  点击:

山东矿业学院特殊开采研究所(简称特采所),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在特殊条件下煤矿的开采,以及煤矿开采的相关规定、判别方法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当时的煤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在困难条件下的煤层也需要开采,譬如铁路下、村庄下、建筑物下,还有水体下压的煤,都需要想法把它开采出来。特采所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在这些特殊条件下,如何安全、高效地把煤采出来。

当时全国的权威研究机构主要是煤炭科学研究院的北京开采所及西安煤炭分院的水文地质研究所。而我们起步晚,底子薄,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缺少人员,缺少经验,缺少经费,缺少设备,更谈不上科学技术。

最初,特采所只有一个3人的科研小组,当时是荆自刚、孙正鹏和李长城3个人。1980年,我从地质系调到了采矿系,参加了这个小组。后来,我们扩充了一些优秀的留校毕业生和外校的一些青年教师,譬如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将队伍扩充到了十多个人。于是,我们就向院领导申请,说能不能建立一个研究室或者教研室。当时的山东矿业学院领导审时度势,经过研究,批准同意建立特殊开采教研室。

特殊开采教研室成立后,人员慢慢多了,工作条件也逐渐趋好,研究项目也多了起来。当时接收了不少横向科研项目以及国家一些比较大的纵向项目,教研室的影响也慢慢扩大了。再后来,教研室又慢慢发展成了研究所。

后来,在科研过程中,最有意义的就是研究团队发明了岩石裂缝探测器。在这个基础上,特殊开采研究团队在矿井下面探测的时候,通过大量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个防止底板突水的“下三带”理论,后来这个理论在全国范围都得到了承认,而且起了很大的实际作用。

有了手段,有了理论,我们团队就有了竞争的实力。在“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论证当中,团队人员参加了煤炭部主持的项目论证会。“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煤炭部仅仅分得1项,那就是在一些比较老的矿区比如说开滦煤矿,已经开采到了井下1000多米。开采得越深,防止底板突水的难度就越大,危险概率也就越高。想预防它,难度也逐渐加大。所以,当时煤炭部只有这样一项“七五”攻关项目,就是研究如何在深矿井的开采下预防底板突水。当时我们国家的几个权威研究机构都参加了这个项目的论证,我们也受邀参加了论证。论证当中也意味着竞争,就是争哪个单位能获得这个项目。当时竞争是比较激烈的。论证当中,甚至采取了现场辩论的方式,即各个单位拿出初步研究方案,论证怎么完成这个项目。

当时,我们遇到了相当强的竞争对手,对方当面问我:“你们有什么绝招能够保证完成任务?”面对强手,面对权威,我们也不气馁,我们就说:“我们有绝招!但是呢,这个绝招现在不能公布。”

论证会上,我们拿出了绝招,显示了我们的实力,煤炭部的领导认可了我们的方案和对策,最终把这唯一的一项煤炭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交给了我们,由山东矿业学院特采所独家承担。很多时候攻关项目是需要多家单位共同合作来完成的,这一项目交给我们特采所独家完成,意味着煤炭部对我们论证当中所阐述的观点非常认可,也很相信我们,就把这个项目交给了我们独家承担,这是很不容易的。

这个项目就选择了开滦矿务局的赵各庄煤矿。我们在1200米的井下进行科研。经过长达数年的井下探测、研究、攻关,最终我们按要求完成了项目,而且成果通过了专家的评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比较高的一个评价。

山东矿业学院特采所不但完成了国家科研攻关项目,而且获得了国家级别的奖励!此后,特采所的声誉、影响进一步增强,在特殊开采领域里面抢占了一席之地,能够跟国家顶尖的研究机构平分秋色,为山东矿业学院提高知名度做出了贡献。

我们的团队成员当时还都比较年轻,我们留校的毕业生和外校分来的青年老师也都相当年轻,在我们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发扬创新精神,不畏艰难,向科学高峰奋力攀登。大家不怕苦,也非常能吃苦。因为当时研究的项目都非常危险,你想这种特殊条件下,比如说我们研究防底板突水,那万一突水呢?研究工作本身就带有非常大的风险,而且在条件这么恶劣的环境下,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年的观测、工作,充分反映了他们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一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

特采所从一个3人的科研小组,慢慢地已经能跟全国权威的研究机构平起平坐了,在这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再后来,由于我司的发展,需要更加集中力量发展我们的专业,因此我司决定将矿压所、特采所还有采煤系,合并成立了新的教学研究机构。当初建矿压所、特采所,都是煤炭部特批的,编制为处级单位的研究机构,为了顾全大局,忍痛把两个所和采矿系合并了,成立了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也为了我司更好地发展。合并之后在泰安校区开展工作,后来整体搬到了青岛。

成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以后,在郭惟嘉院长的带领下,很大一部分坚持了原来特采所的研究方向,也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果,获得了很多部级和省级奖励。

回顾这段历史,讲述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青年人:要不怕艰难,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创新,攀登科技高峰。秉承一股勇气和实干的精神,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果。山东矿业学院特采所的成立和发展壮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述往事,思来者。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李白英:“下三带”理论创始人,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