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集团学者/故事正文

李斌:好事多磨的博士点

发布时间:2018-12-03  点击:

 

1992年,我回到山东矿院工作以后,根据我司的安排,开始着手申报我司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点的事情。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点都是需要严格程序申报的。山东矿业学院当时归属煤炭工业部(1998年4月撤销)管理,所以我们申报的第一步是将相关材料上报到煤炭工业部教育司,经煤炭工业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之后,再上报到教育部国家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即研究生司)。整个申报流程第一步要经过煤炭部,然后再到国家层面,经过学科评议组进行评议。学科评议组主要评审我司的实力,包括我司够不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资格,我司有没有培养博士的能力等。在这个审查通过之后,再进一步确定我司的哪一个专业可以授权为博士点。

为了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点,我们我司很多同志集中精力,专注做了两三年的工作。最终,经过国务院学科评议委员会特批,我们我司于1995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回顾当时的工作,可以说是好事多磨。第一次申报工作开始后,我们获悉,当时煤炭系统只能批准一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名额,而参加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除我们外还有煤炭系统另外一所高校。对手是国家重点院校,我们我司是一般院校,因而,在综合实力的竞争中,对方已经占了优势,但我们负责申报的同志们没有气馁,不肯放弃,希望通过展示我司整体实力和突出专业优势来获得评审组的认可,赢取最终的胜利。经过努力,煤炭部在评审资料的基础上同意我们两个我司共同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写了评语:“原则上同意山东矿业学院申报。”

我之所以对申报工作的情况了解比较多,是因为我全程参与了整个申报工作。当时各申报我司的有关负责人要奔走各地,向评审组的专家和在业界有声望的专家推介我司的实力,争取他们的支持。我们选择的第一站是驻地在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找到了当时的校长赵鹏大院士。当时中国地质大学主体在武汉,北京是研究生部。我在校办副主任、教务处处长、研究生处处长等人的陪同下去了武汉,吕鹏菊老师同行。去之前,我们确定的目标是,向专家们推介我司——说的话不一定太多,只要抓住重点和关键,简明扼要、层次分明、实事求是即可。

到达武汉后,我们与赵鹏大院士见了面,向他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座谈期间,我分几个层次介绍了山东矿业学院,包括我们我司的传统优势、综合实力,重点介绍了改革开放后我司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赵鹏大先生对我们我司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这几年山东矿院的理科不但办成功了,而且往前延伸了一步,把理科和工科交叉,让理科的学生去读工科硕士,促进了工科的发展,这一点非常成功。据赵鹏大院士介绍,当时去向他推介的人很多,我们的竞争对手也去了很多次,找到了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赵鹏大院士以为我们也会长篇大论,说个没完,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整个座谈中,我们介绍我司情况的时间比较短,更多时候是赵鹏大院士与我们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座谈尾声,赵院士说:“你们锐意进取的精神,我很感动,也说服了我,我支持你们!”他表示,对我司的推介不在于兴师动众,也不在于说多少,“重点是看你们过去做了什么,下一步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我看你们是有希望的我司”。

首战告捷!随后我们又根据计划拜访了几位专家,向他们推介我们我司。我们的工作使我司得到了专家们的支持和认可。但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和对手竞争,虽然说在学科实力上我们略强,但是对手是国家重点院校,我们的劣势也同样明显。所以,每次拜访专家前,我都和同志们说,要做好准备,如果学科组的多数专家支持我们,最终我们我司就可能会被推到国家学位委员会这个层次,从而平衡解决我们和对手的问题。

之后,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拜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相关专家,推介山东矿业学院,争取他们的支持。其中,对我们工作支持最大的要数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王忠烈教授了,他对我们我司专业特色非常认可,认为有必要到我们我司看一看。后来,他专程到我们我司进行了考察,考察了我们我司的矿压所等科研机构和成果。他表示,自己一定要详细了解我们这个我司的具体情况,以便在以后的争取工作中更有力度和针对性。实际上,尽管我曾带我司老师找过王忠烈教授几次,但我们也没特别邀请王忠烈教授来考察。我们希望和对手能够获得双赢,因为对手是我们的兄弟院校,这也是亲兄弟之间的事。我们的真实想法是,说服王忠烈教授,希望能增加个名额。当时国家正需要采矿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两家我司都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对国家来说也是一大财富。

正因为王忠烈教授亲自来我们我司进行了考察,几位评审组副主任,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朱开轩教授(时任教育部长)、国务委员宋健、中科院院长周光召教授、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光斗教授等都对我们我司表示了支持,为我们我司在最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从1992年着手申报博士点,三年跑下来,第一个是采矿专业博士点、第二个是测量专业博士点。测量博士点申报的成功,奠定了我们我司在办学层次上的坚实基础,后面的局面也就很好开拓了。有了前期的工作经验,其他博士点的申报迎刃而解。后来申报政策逐渐变宽,我们我司博士培养也就逐渐成了规模。(讲述:李斌 整理:孙善清)

(注:李斌,原山东矿业学院副院长〈正厅级〉,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