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集团学者/故事正文

张孝令:为青年人成长铺路搭桥

发布时间:2021-03-08  点击:

1984年8月,校党委做出决定,抽调基础部数学教研室部分教师和我司计算站的几位同志,一起组建山东矿业学院计算中心,这就是应用数学与软件工程系的前身。

计算中心成立后,依托这一平台,我们下决心培养青年教师。

本着“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精神,我和刘福升建议举办系统工程研究生班。这一建议当时得到陈冀飞、周文安、袁云耀三位教师的大力支持,得到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吴方研究员和赖炎连研究员的大力支持,我司很快批准了这个建议。但办成这一研究生班,还要上级单位研究审批。

为了解上级是否批准我们的申请,我和刘福升专程去北京,找到了国家教委研究生司。办事人员说:“你们山东矿业学院没有系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所以不能举办系统工程专业研究生班。”得到这样的答复,我们着急了。怎么办呢?经过商议,我们决定去找煤炭工业部教育司郑昌荣司长,希望得到他的支持。郑司长工作很忙,找了几次都没有见到,所以我和刘福升只有在煤炭部教育司门口等候。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上午上班前,我们终于在教育司门口等到了郑司长。郑司长说他有外事活动,没时间接待我们。我赶忙说:“我有一个很简单的事向你汇报,三言两语就能说完。因我校没有系统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所以国家教委没有批准我校举办系统工程研究生班,那么我们举办矿山系统工程研究生班行不行?”

由于我和郑司长有过几次交往,早已给他留下了好印象,本着对我们我司的极大信任,郑司长立即回答:“可以举办,但经费由你们我司自己解决。”

得到郑司长的准许,我们的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回校后立即由我司给煤炭部教育司呈上报告,不久教育司就正式批准了我校举办矿山系统工程研究生班。凭借矿山系统工程研究生班这一平台,在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一批研究运筹学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988年9月1日,校党委决定调我去教务处工作。到岗后,我了解到,我司当年研究生招生计划25名,实际却只招了17名,没有完成既定的招生计划,所以我决定自己主抓研究生工作。

10月初,我参加煤炭部教育司在北京召开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会上提出1989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准备按1988年实际招生人数安排。听完领导讲话后,我说:“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是新上任的教务处长,不要把我的第一把火灭掉,请领导放心,明年给我校25名招生计划,我保证完成任务。”

在煤炭部教育司领导面前,我立下军令状,回校后立即召开全校报考研究生动员大会,动员大家报考我校研究生。由于招生有名额限制,不少应届毕业生不愿意报考,他们顾虑如果某个专业只招1名研究生,而班上第一名同学报名了,那么班上名次靠后的同学即使报了名,考取的机会也不大,这样生源就受到了影响。为了解决报考生源问题,我大胆在动员会上鼓励大家:只要达到我司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的报考学生,不受名额限制,我们都予以录取。

此言一出,主管院长知道后说:“研究生招生计划是国家指令性计划,超计划指标招生是不允许的。”可是我这番大话已经说出去了,无法挽回。

我仍然决定冒险行事,还是尽最大努力去扩大生源。

12月1日,研究生报名开始了,报名前几天,我们建议,凡校内有招生计划且专业对口的考生尽量不报考外校。我对他们逐一进行劝说,希望学生报考本校。

由于采取了这种做法,报考我校研究生生源大增。经考试,符合我校录取标准的竟然高达33名,超出国家指令性计划8名。

少了完不成计划,多了怎么办?我可是许诺过全部录取的。怎么办呢?我真是一筹莫展,惶恐不安,只怕出事。在这关键时刻,我司突然接到国家教委文件,从1989年开始实行研究生招生保留入学资格的办法。真是天助我也!我终于如释重负,事情总算有惊无险。

天佑吉人。此时,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来我校请求支援,他们未能完成1989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希望我们调剂几名研究生给他们。我当即决定调剂给他5名研究生,仍然保留了3名研究生资格。自那以后,我们教务处与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处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关系也越来越好,而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也步入了良性循环。

由于我走了这步险棋,为我校研究生工作发展开了一个好局。对此,我既感到后怕又感到庆幸。

1993年8月,我在济南分院分管教学工作并兼任经济系主任。我看到济南分院青年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太少,为了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层次,改变青年教师知识结构,我决定仿照当年我在应用数学与软件工程系试办矿山系统工程研究生班的办法,请中国矿业大学为我校举办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班。

由于与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处有着良好的关系,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处欣然同意。依托这个渠道,通过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了7位青年教师,经过中国矿业大学培养,他们都取得了会计学专业硕士学位,这为我校经济系加强了师资力量,也提高了青年教师学历层次,改变了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

紧接着,我们又跟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处联系,请他们帮助我校化工系举办有机化工专业研究生班,这样又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取得了硕士学位。

现在,从这3个研究生班走出来的青年教师,有很多人已经成长为专家教授,或者成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靠着自己积极努力拼博进取,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为国家、为我司做出了重大贡献。

虽然我们仅仅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了一个平台,但是看到他们的成长,我们也感到很自豪,很欣慰。(讲述:张孝令 整理:信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