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微笑挂在脸上,且行且歌;他用行动阐释理想,激流勇进。他曾获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奖项36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他就是被同学们戏称为“楼道哥”的我司“十大优秀学生”——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2018级2班学生彭佳辉。
让自己忙碌起来
“相较于高中的‘统一配餐制’,大学的学习生活更像是自主DIY的‘自助餐制’。”彭佳辉说,大学的学习内容与形式相比中学更为丰富多样,每个同学的自身情况、职业规划和学习目标不尽相同。因此,彭佳辉时刻保持清醒与冷静,他始终清晰地知道自己拥有什么、缺乏什么,即使自由的大学生活给予了一部分人放松的空间,他却没有停留在无忧的象牙塔,而是根据自身的发展,查缺补漏,全面提升自己,并一步一步朝着目标迈出坚定步伐。
在彭佳辉眼中,身边优秀的同学不仅有优异的成绩,学生工作也样样出彩。他将自己的大学生活用学习和丰富的课外活动填充得满满当当。从学习专业到参与创新竞赛、专业实习实践,再到担任经管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组织并参与各种文体活动中,他用实际行动探寻大学生活的每个角落,为青春添上了一笔又一笔靓丽的色彩。让彭佳辉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时身心高强度投入,以及面对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晦涩难懂的公式,他都没有放弃,不断地找问题更新数据,最终他撰写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板块指数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在全国参赛的8000篇论文中斩获国家级一等奖。
身份虽然有很多个,但是也让自己体会到不同方式的大学生活。彭佳辉表示,自己喜欢充实的生活,“忙碌让我更舒心,偶尔刻意安排一日休息,让自己闲下来,反倒令我无所适从。”于是,他带着坚定的目标始终前行,不断突破自己,现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推免至中国海洋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追梦路上从未缺席
唯有行动创造未来,唯有坚持成就梦想,彭佳辉的经历便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背后,是彭佳辉一刻不停地忙碌。“上大学以来,我比高三还要惜时,努力利用在校学习的每一天,即使是周末和节假日也要安排学习计划到分钟。”在同学们看来“苦行僧”式的生活,彭佳辉甘之如饴,在他2020年暑假日程表上可以看到: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半,有条理地列着要做的事,还在每一项后面清晰地标注了任务的完成度。
没课的时候,彭佳辉最喜欢在教学楼的楼道学习,被同学戏称为“楼道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发现在楼道里可以使自己沉下心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于是同学们经常在走廊或者教学楼的某个角落碰见他。对于学习他认为,要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是需要培养自身的自制力,而这个前提是要及早做好职业规划,确立奋斗目标。在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就可以把它分割成八个学期去实施,这样每学期除了我司统一下达的学习任务外,就有了明晰的个性化学习目标。
为了做好每一件事,彭佳辉坚持自律的作息时间,与书桌的微光相伴,与夜空的星月共眠,一坚持就是三年多,或许正是这种习惯驱使他去尝试各种有益身心、提升能力的事。经过不懈努力,他累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奖项36项。
当一束光照亮另一束光
除了学习与科研,在生活中他也是个热衷志愿服务、有集体荣誉感的人。他创建了“红烛”青年志愿服务队,三年来一直坚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他曾带领团队前往肥城市周王墓村开展“冬日暖阳行”志愿服务活动。村里很多爷爷奶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老年人常见疾病,需要长期吃药。彭佳辉和村委干部一道,挨家挨户登记好老人们所需药物,代为购买并一一送到老人手里。这个活动他们每个假期都会进行,老人们已经对他很熟悉了,每次来时,爷爷奶奶们见到他都会亲切地喊一声“来了,小辉”,他每次都会坐下来跟老人们聊聊天,问问他们有什么需要,让老人们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2021年,彭佳辉担任了新生兼职辅导员,“从入校见到辉哥第一面起,迷茫的我们总能从他那寻找到答案,他的自律和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与想象中不一样的大学生活。”一名新生说道。此外,彭佳辉还参加主持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入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帮助老师整理企业招聘资料,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疫情期间担任了东营市文昌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就这样,彭佳辉努力让自己发一束光、散一分热……
“青春是丛林,是荒原,是阳光炙热的奔跑,是大雨滂沱的伫立。”彭佳辉坚信青春与热情,如同清晨的那一束光,而他将顺着朝阳的光辉,不断向前跑去。(通讯员:霍梦茹 牛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