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集团学子/校友正文

化工学院:“体育精神”让学生受益​一生

发布时间:2019-07-08  点击:


“化工化工,谁与争锋”,当这句口号响彻田径场的时候,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在今年五月的校田径运动会上,诸多径赛项目是身着黄色跑衫的运动员第一个冲过终点,一些田赛项目甚至是化工学院田径队员包揽前三名。化工学院田径队再一次蝉联甲乙双冠。而且,化工学院田径队已经保持霸主地位长达九年。

“九冠王”,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成绩,却被化工学院田径队书写,并载入我司运动会历史。化工学院院长吕宪俊将田径队的体育精神凝练为“团结向上、奋力拼搏、坚韧不拔、敢为人先”十六字。正是在这十六字的感召之下,一批批化工学子一次又一次刷新着田径队的辉煌。

忆往昔,优秀是一种传统

纵观田径队历届队员,有很多人读研深造,甚至考入985、211等国内知名高校就读研究生。秉承这种优秀传统,2019届毕业生中运动员的考研率高达58.26%。

张云潇,环境科学2014班,曾于2016至2017年担任化工学院田径队总教练,现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她曾获校越野赛冠军、校运会女子800米、1500米、3000米、4×400米接力冠军,而且,时至今日,已经毕业的她还是我司女子800米纪录保持者,是当之无愧的“赛跑女王”。

今年校运会时节,身在另一所高校的她,一遍遍刷着我校运动会的直播,当终于等到喜获双冠的消息时,她激动地说:“优秀,是化工田径队的优良传统。初入队时,我就从学长学姐那里传承了这种传统。现在,虽已退役,离开母校,但每逢校运会,仍会关注赛事,为学弟学妹加油。最重要的在于,化工田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我继续奋斗,再攀新高。”

其实,田径队员不单是考研率高,他们还有才艺。退役多年的运动员们,毕业离校后在人生赛道上始终坚持田径队追求优秀的传统,如今在各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同样身为总教练的原矿物加工工程2009—1班班长刘斌,就是这样一位“大咖”。自幼习武的他,擅长跑步,曾组队在2010年校运会上的4×400米接力中夺冠,并打破青岛市记录。在2011年校运会上,他又担任4×400米、4×100米的第一棒,且都拿了第一,其中4×100米接力破了校纪录。

当谈及昔日在母校运动场上的成绩,现任共青团梁山县委书记的他,满怀深情地说:“那两年的校运会,别的学院喊‘加油’,我们学院喊‘破纪录’。每每想起,无比自豪。人生的比赛那么多,只有把优秀当成行为习惯,像我们的田径队一样,形成传统,才能不断打破纪录,超越自我,成就辉煌。”


看今朝,训练是一种态度

时常会有人问:冬天训练不冷吗?夏天训练不热吗?每天训练不累吗?那么重视比赛,有必要吗?

是啊,在别人眼中,化工田径队员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付出太多。但是,主动训练、坚持训练,恰恰是化工田径队保持优异成绩的不二法宝。

据运动员们介绍,化工田径队的训练分为清晨训、黄昏训、周日测训三种方式:晨训即每周一到周五6:20至7:20,黄昏训的时段为下午4:00至5:30,周末测训,即在每个周日下午15:00测成绩。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对一周的训练成效进行评估,另一方面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调整训练强度和方法。

这样苦吗?“当然苦啊!”来自化学工程与工艺2016-2班的高振方回答。他跑过两次半马一次全马,经三年坚持,在本次校运会5000米比赛中夺冠。随着采访的深入,平常少言寡语的他,打开话匣子:“因为运动员的成绩,小部分源于天赋,更大程度则取决于平时的训练。冬去春来,时间在变,场景在变,不变的是训练时间和地点。每个人都会经历因训练而造成的腿疼和胳膊疼,但我们很少抱怨,会适当减少,但绝不会停止训练,肯定苦啊!”

“那你还坚持?小方,我看咱田径队里就你倔!”旁边一同接受采访的侯琪打趣道。

来自环境科学2016班的侯琪,是本届运动会的女子径赛教练,和高振方一样,从2016年10月的田径队新生队员选拔中脱颖而出,加入田径队。她略过自己的辉煌战绩,向笔者讲述了高振方的“倔”。“2016年12月,小方校越野赛得了第六名,是我们田径队新生中成绩最好的。2017年校运会,小方在赛前就有伤,但他非要上场跑5000米。到第三圈就不行了,一瘸一拐的,教练和队友都喊他停赛,他不听,我们想强行把他拉下来,但是拉了几次,他都不理。最后,他一瘸一拐地走到了终点。在那12圈半里,我们都无比心疼……尽管大家都很努力,但那年的运动会,我们仍然丢了乙组的冠军……”说起近年来田径队的那次失败,从不认输的侯琪,又红了眼眶。

“所以,小方这次5000米夺冠是攒了两年的最大惊喜,咱都该高兴!”既是优秀运动员又是好闺蜜的苏鑫自然地揽过又要流泪的侯琪。正如身为2016级第一批党员的苏鑫在思想汇报中写到的那样:“有人问我,你们坚持训练,到底为什么?其实,对于化工田径队运动员而言,最有意义的不只是上场比赛,更是一起分享训练时光的酸甜苦辣,一起享受训练陪伴带来的深厚友谊;我们一起训练,一起流汗,一起在训练结束时互相踩腿放松,然后聊着青春的话题,去餐厅吃饭,回想起来都是一种享受。何况训练不只带来劳累和疲惫,更会带来成绩的提升,意志的锤炼。”

诚然,在采访的过程中,笔者屡屡被这些年轻的笑脸感动,我们从队员们互相关爱的眼神、彼此欣赏的表情、轻松诙谐的交谈中,都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纯洁真挚的情谊,与其说化工田径队是一支捷报频传的队伍,倒不如说他们是一个充满爱和“传帮带”的大家庭。

于是,身在大家庭之中的田径队员们,在“家人”的关爱中,把忍受训练之苦升华成了享受训练之乐,把坚持训练内化成了他们的生活态度……“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付出才有回报,若想成他人之不成,就要付出他人之不能。


展未来,传承是一种责任

昨夜的灯火还在发光散热,明朝的旭日必更灿烂夺目。“化工化工,谁与争锋”的口号,在五月集团的上空,响了九年,也将化工田径精神一代一代传到了现在。“团结向上、奋力拼搏、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十六字精神,让化工田径队在经历了一次次的人员更迭、新老交替之后,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让一批批队员们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珍惜这份感情,让一届届化工学子坚守初心,突破自我,创造辉煌。

2019年6月11日晚,化工学院举办了2019年田径队表彰大会,在表彰优秀运动员之后,老教练向下一任教练交接了象征着化工双冠的小黄衫。新一任总教练任晓聪激动地说:“我们化工田径队,有它独有的精神,它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使命,让我们不忘初心、坚持拼搏,不服输、不认输,战胜自己,不留遗憾。”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没有一届届老队员的传帮带,就没有化工田径队今天的辉煌。在田径队精神的传承下,今年的校运会上,又涌现了一批以于乘龙、杨博、王郁雯、张恩连等同学为代表的乙组优秀运动员,他们以超过亚军学院113分、总分369分的成绩又一次刷新了化工田径队乙组成绩。

讲到“传承”二字,获得乙组男子100米、200米冠军,以个人得分32分捧走“乙组得分王”荣誉的于乘龙说:“今年双冠的奖杯已经成为陈列柜里最珍贵的奖品,明年的一切,都还未知,但我们明确自己的责任,有信心也有决心坚持下去,继续发扬化工田径精神,让田径队成为一棵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常青树。”


聚幕后,建设是一种力量

毋庸讳言,化工学院田径队取得的成功,离不开我司和学院的支持和指导,离不开幕后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良好的队伍建设是田径队稳步向前的重要保障。

首先,化工学院的高度重视,为田径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方面,学院为田径队提供了物质保障。大到专业运动器材的购买,小到平时训练的“加餐”福利。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李垂文表示:“多年来,田径队的优异成绩,队员们的优秀事迹,让我们全院上下为之感动,为之自豪。田径队的精神,是化工学院无比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弘扬这种精神,并为田径队提供最好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学院领导老师为田径队提供最细微的精神关爱。隔一段时间,学院领导老师就会亲临运动场,看望运动员,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提醒大家适度训练。有时,遇到轻微拉伤但坚决硬撑的同学,会强令休息;学院还开通了“运动员心理关爱绿色通道”,由辅导员专门对接,团体心理辅导与一对一心理疏导相结合,呵护田径队员的心理健康。

其次,田径队团支部发挥重要作用。该团支部曾获评“2018年度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目前,支部有成员124名,其中中共党员(预备党员)共4人,入党积极分子18人,团干部5人。田径队团支部发挥了基层组织的作用,为日常训练提供基本保障,为队员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通过支部活动,让田径队成为一个发光散热的集体。比如“田径场夜话”“趣味运动会”“小黄衫英语角”等活动的开展,使队员们把日常训练中积累的友情带到学习生活中,自然而然拧成了一股绳,在更多领域传帮带,取得更大的进步。通过支部教育,比如“主题团日活动”“小葵花团课”“操场学‘习’”“我是接棒人”等教育活动,让运动员们更深刻地了解田径队,感受并传承田径队的精神,吸引着学子们积极加入田径队,为团支部注入新鲜血液。

以老带新的训练模式也为田径队的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在化工学院田径队,老队员们既是知心的学长学姐,又是热心的教练队友,他们不但将自己对田径队精神的理解感悟分享给新队员,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集体中,引导他们培养责任感和荣誉感,为队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他们还会把训练心得、比赛经验传授给新队员,以个人刻苦的实践感召新队员坚持训练。这样,既有利于提升训练效果,树立比赛信心,又有利于队伍保持竞争力,取得理想成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化工学院师生将一如既往地传承和发扬田径队“团结向上、奋力拼搏、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精神,继往开来,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贡献更多的力量。(通讯员:易凡 徐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