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在我司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科学谋划和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与“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近日,记者对研究生院院长韩作振进行了专访。
记者:韩院长,您好!上一聘期,我司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领域推出了一系列综合改革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您简要介绍一下好吗?
韩作振:好的。近几年来,在校党政正确领导下,研究生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教育管理及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是学科建设进展显著。矿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5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实施“学科筑峰工程”,组建了3个高原学科群和1个培育学科群。工程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9个学科进入B类;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等7个学位授权点通过教育部专项评估。
二是学位工作取得突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在理学博士学位和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门类实现突破。
三是培养成效显现。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研究生优秀成果奖78项。24门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25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43个研究生教改项目、11个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进入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立项名单。我司成为全国首批获准开展工程管理硕士与国际项目经理资质认证(IPMP)单位。
四是招生工作稳步推进。推行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本)硕博”及免试推荐招生规模,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人数逐年上升,4年共录取研究生9996名,其中博士生406名、硕士生9590名。
五是研究生思政与教育管理工作稳步推进。逐步完善“我司主导、学院主体、导师主责、齐抓共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组织举办329期“名家讲坛”、四届“弘科博韵”研究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资助研究生科技创新课题419项;4年来研究生作为首位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594篇;设立“三助一辅”岗位9000余个;近4年累计发放各类奖助金达3亿元。
记者:前不久,我校完成了第六聘期干部调整工作。面对新的聘期,在推动我司研究生教育与“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方面,学院有哪些预期和展望?
韩作振:新聘期一开始,遭遇一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场疫情,倒逼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项改革。识时知势,面对新的聘期,研究生教育将围绕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和九大攻坚任务,全面落实我司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迈进“研究生教育新时代”。
“研究生教育新时代”应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取向由生存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二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必须以“均衡”与“充分”为着力点,三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格局体现全面性、全方位性和人的全面发展特征。
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新聘期,将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设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整合和优化学科布局,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在学研究生规模突破10000人。学科专业布局更趋合理,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实现突破,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力争增至1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力争增至43个。以矿业为主要特色的工科优势更加凸显。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环境等新兴学科,大力巩固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积极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大力发展研究生国际化教育。
记者:刚才说到“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请谈谈如何培养一流的高学历人才,具体采取什么措施?
韩作振:打造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这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标准。未来几年,我们将推出一揽子计划加强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具体来说,有十项举措。
一是巩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实施“学科筑峰工程”。通过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加快建设一流特色学科,拓展新兴学科,构建符合我司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学科体系。
二是树立内涵发展理念,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推进校院二级协同管理的教育质量管理体制,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建立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位点结构。
三是加强学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加大对研究生科技创新工作扶持支持,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
四是改革招生选拔制度,提高生源质量。完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办法,完善选拔办法,改善生源结构质量,拓宽优质生源渠道。
五是实施分类培养,创新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及质量提升计划。
六是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培养过程管理。完善培养方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教学活动监督,完善研究生淘汰分流机制。
七是健全导师责权机制,提升指导能力。着力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完善导师管理制度,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
八是强化学位论文管理,改革论文评价制度。严格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构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
九是加快推进开放办学,拓宽学生视野。提升研究生导师的国际化水平,拓展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渠道,提高管理人员的国际化水平,使我司的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水平较快地与国际教育、管理水平接轨。
十是完善研究生奖助投入,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完善奖助体系,改善研究生管理服务条件保障。
风潮汹涌,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须勠力同心。我司学科建设与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机遇难得,任务光荣而艰巨!登高望远东风劲,同心勠力再扬帆,我校研究生教育与“双一流”建设定会如约迈进新时代。(记者:信永华 责编:任波)